不论是随饮食吞下还是由肠道细菌产生,每天都会有过量的空气通过人们肠道排出。人体通常每天产生500~1500mL的“尾气”——屁,并且分为10~20次排出。
但不得不说“尾气”出现是时间、地点、场景都难以预料,而且根据那段时间吃下的食物种类,以及个人肠道功能、所患疾病情况,屁的类型也会有不同。
通常来说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,但如果是感觉经常肠道胀气不适,甚至影响日常生活,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的。
毕竟我们每日都需要在各种公共场合活动,失控的“屁事”还是挺令人尴尬的,最好以一种“电影黑帮处事般悄无声息”的方式来处理。
来叨叨“量多”“声响”“味道重”的屁事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法吧~
是谁让肠道变“气球”?
除了吃喝,刻意喘气和笑的时候也会吞下不少空气;我们吃下的某些食物,在消化的过程中也会被细菌发酵产生过量气体。
特别是某些人肠道反应比较迟钝的话,食物经过肠道需要的时间更长,多余的气体就会聚在一起。这些食物在肠道待的时间越长,“养活”的产气细菌越多,发酵产生的气体也会更多。
最无奈的恐怕是,随着年纪的增长,新陈代谢和肠道运动减慢,或者日常久坐、运动量过少,这也加大了我们肚子胀成“气球”的可能。
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加重胀气,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障碍、肠易激综合征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。
人在江湖,先憋会儿行不行?
据说“尾气”冲出“菊花”的速度可达到11公里/小时,可能还伴有脆响或细高音…人在江湖总要保住面子,能忍住不放吗?
无法直接释放,但这些气体总要有地方可去,一段时间后肠壁会帮你吸收大部分气体,但先别高兴,这以为着它们进入了我们血液,随着血循环跑到全身各处,然后被肝脏处理过滤后,被送到肺部,随着呼吸排出体外…这下可能就是口气问题了。
憋尾气顶多有些不舒服,并不会有什么健康上的问题,但如果每天都要经历个十次八次的,那就很影响心情了,还是要适当有些措施减少肠道过量的气体。
需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
这是一个自己本身可能感受不明显的病症。国外相关统计,约有25%的男性和10%的女性患有睡眠呼吸暂停。这样在睡眠期间他们会较长时间张口呼吸,打鼾和吞咽时大量的气体进入消化道,以至于早上起床可能会觉得胀气胀得发疼。如果是怀疑自己或者家人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,最好及时就医了解情况。
7条小贴士,让肠子少“生气”
①保持一定运动量:每周最好保持有3~4天+40分钟以上的中度强度运动,平时也要避免久坐,加强腹部方面的运动,平时越是保持活跃状态,越有利于平稳持续地把肠道中的气体请出去。
②限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“带种子”的水果:花椰菜、卷心菜、西兰花、芦笋等,以及像火龙果、草莓这样带着自己“完整种子”被吃下的,都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不少气体,但它们仍是富含各种营养素的好食物,不要完全舍弃。
③乳糖或果糖不耐受的人群,应减少含大量相应物质的食物摄入。
④保持良好排便习惯:1~3天排便一次以及一天排便1~3次,都是正常的情况。平时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,有便意的时候最好尽快解决,这样能限制肠道产气细菌的“规模”。
⑤可能与药物相关:一些降压药物、减充血剂、过敏药物可能会减慢肠道运动,如果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胀气,可以及时与医生交流。
⑥限制含糖碳酸饮料、高油食品:这些产品只是在肠道添加更多的气体或产气细菌的食物。
⑦饮食速度慢一些:快速吃饭喝水时,往往容易吞下更多空气,这并不会帮助增加多少饱腹感,反而会让屁变多,把速度减慢一点可以让这一天更淡定优雅一点~
参考资料:
https://health.clevelandclinic.org/what-causes-flatulence-and-what-to-do-when-its-a-problem-for-you/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华大基因营养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